读屏软件请按F8键进入浏览
2016年11月18日 星期五 10:36:59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政务动态 >> 区县动态
产业+项目让平岘村变了样---皋兰县林业局“用心、用力”帮扶结硕果
发布日期:2017-12-25文章来源: 兰州新闻网

昔日贫困破旧的小山村,如今换上了新模样,精准扶贫让皋兰县忠和镇平岘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庄整洁干净了,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了,最重要的是乡亲们的收入增加了。沐浴着冬日的阳光走进平岘村,这个被誉为“省门第一道”的美丽村庄显得温婉而静怡……

从兰州市区出发前往中川机场的高速公路被誉为“省门第一道”,皋兰县平岘村就坐落沿线。汽车缓慢地穿梭在山区,地里的庄家收割完了,土地阡陌横陈,一排排整齐的房屋,再加上干净平整的水泥路,仿佛就是一处诗意栖居地。

殊不知,几年前,这里还是一片破败陈旧的模样,精准扶贫的深入推进,村庄面貌焕然一新,成为“省门第一道”靓丽的风景线。除了这田园风光,这里还有着另一抹亮色,那就是帮扶干部帮助村民们摆脱贫困的决心和努力。

彭维会是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在他心里一直有一块“心病”,那就是现居住的房屋年久失修,成为危房。皋兰县林业局局长俞彬源在走访中了解到这一情况后,设法筹措资金1万元,对彭维会家的房屋进行加固维修,消除了他心里的这块“心病”,彭维会逢人便说:“是皋兰县林业局的干部们帮我修好了房子,现在下多大的雨也不会担心了。”其实,皋兰县林业局帮助贫困户解决难题的事还有很多。

“以前就是个灰灰土土的小村庄,没有特色也没有活力,就像一滩死水一样。”村民们说起了以前的事。自2012年以来,在帮扶单位的协调支持下,通过镇村两级的共同努力,总投资2400余万元,为平岘村硬化了17.7公里的村路,还为村里维修了便民桥、文化广场,极大地改善了平岘村的基础设施和村容村貌。“这两年村子变化确实大,扬尘土路变成了水泥路,家家户户门前院后都干净了,还建了新广场,村民们从此也有了好去处,现在的日子真是越来越有过头了!”村民们争先恐后地悉数着村庄的变化。

平岘村距离兰州市区不远,只有25公里,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人口74户245人,2015年退出56户193人,2016年退出5户10人,未脱贫13户43人。2017年经重新核查识别后,新纳入贫困户1户4人,剔除贫困户1户3人,返贫2户7人。截至目前,未脱贫15户49人,贫困发生率2.5%。“现有未脱贫户主要是因为自己或是家人患有大病或身体残疾、智力低下等情况,针对他们的特殊情况,村里开展绿化务工帮扶,让他们在家门口就能找到工作。”皋兰县林业局副局长、平岘村驻村工作队队长贾顺儒介绍道。

刚到平岘村时,贾顺儒还清楚地记得,一些贫困家庭环境实在让人看了心酸,破旧的房屋、简陋的家具、散乱堆放的农具柴草、布满灰尘的桌椅……如何帮助他们尽快脱离贫困?这个问题每天萦绕在皋兰县林业局帮扶干部的心头。

是问题就得解决,皋兰县林业局从进村入户调查,了解村情民意入手,全局党员干部共入户304户,填写入户调查档案430份,发放并收回调查问卷304套。同时通过电话、短信、与村上交谈等方式,对常年在外打工的125户的生产生活情况进行了了解,听取了群众诉求。通过进村入户,共征求意见建议527条,梳理后为18条。根据农民愿望,针对全村实际,最后确定了“蔬菜、林果、养殖、劳务输转”齐头并进的产业发展思路,联合村社干部入户动员群众发展塑料大棚,邀请专家举办种植培训班3期、培训农民100多人,动员群众种植辣椒、西红柿等高原夏菜;先后投入近12万元栽植梨树18200株、桃树13115株,新植经济林600亩,带动了林下经济,养殖生态鸡2000余只;组织村民特别是扶贫户150余人次参加村道两侧树木管护,联系省市林果专家、县就业中心等进行技能培训,协调“省门第一道”绿化项目部,在每年向村民兑现85万元土地流转费的基础上,组织全村近200人参加务工,面向扶贫户甄选确定护林员9名,增加就地务工收入,群众全年务工收入近140万元。今年,皋兰县林业局继续利用土地810亩用于经济林栽植,更好的带动村民脱贫致富,完成总投资574.5万元,积极协调争取实施了道路砖化、维修渠道等基础设施及其他项目共计16个。

“用心、用力”是贾顺儒帮扶的最大感受。按照他的解释,用心就是要有责任心,对帮扶干部来说,必须用心去了解帮扶对象的实际情况,对其家庭情况、收支情况、贫困原因、脱贫措施等都要“一口清”,做到心中有数、胸中有底。用力就是精准扶贫不能“盲人摸象”,更不能“天女散花”,要在精准识别贫困对象的基础上,结合贫困家庭的实际情况,把“好钢用在刀刃上”,精准施策、精准帮扶,要想一切可以想到的办法,采取一切可以采取的措施,动用一切可以动用的力量,达到脱贫成效精准!




【字体 【打印本稿】 【关闭窗口】【返回顶部】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