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务动态 >> 热点专题 >> 兰州两会 >> 两会报道
《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今后五年转型突破加快建设现代化中心城市
发布日期:2016-12-16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今后五年,机遇与挑战并存,责任与使命同在。全市上下将紧紧围绕“突出‘一条主线’、扭住‘三大任务’、聚焦‘五大发力重点’”的目标任务,迎接挑战、抢抓机遇、凝心聚力、勇于担当、奋发有为、团结奋斗,加快建设经济繁荣、功能齐全、环境优美、文明和谐、富有活力、辐射带动力强的现代化中心城市。

  【五年目标】基本建成现代化中心城市

  目标一:到2018年,基本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全市生产总值达到2600亿元以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6000元和13000元以上,经济转型实现较大突破,社会和谐度明显提升,城市形象品位进一步彰显,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逐步增强。

  目标二:到2020年,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全市生产总值突破3000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44000元和16000元以上,经济结构更加合理,群众幸福感进一步提升,城市竞争力明显增强。

  目标三:到2021年,新一届政府届满时,全市生产总值达到3300亿元以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48000元和18000元以上,形成一批新兴支柱产业,群众生活更加殷实,基本建成现代化中心城市,兰州在全国发展格局中的地位得到较大提升。

  八个重大突破让全市人民生活更幸福

  【突破一】

  努力建设“创新之城”

  报告解读:今后五年,全市将突出创新驱动发展,在提升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上实现重大突破。坚持把创新作为发展的第一动力,充分发挥省会城市科技资源聚集优势,加快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努力建设“创新之城”,使创新创造成为兰州发展的强大引擎。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着力打造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众创空间,催生和壮大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坚持产学研融合发展,强化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做大做优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形成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商贸物流、电子商务、金融保险、会展经济、健康养生等新兴服务业,把兰州打造成为带动全省、服务西北的现代服务业中心。

  【突破二】

  建设创新创业高地

  报告解读:今后五年,全市将突出“三区”率先发展,在提升辐射带动能力上实现重大突破。加快推进兰州新区开发建设,构建产城融合新体系,重点打造城市核心区,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强化公共服务保障,深化体制机制创新,建设全省改革创新的特区和创新创业的高地。发挥高新区和经济区平台优势,积极开展创新政策先行先试,激发各类创新主体活力,建设开放创新先导区、技术转移集聚区、转型升级引领区,努力实现创新成果倍增、经济总量翻番、综合排名提升,切实增强国家级开发区对全市经济发展的带动能力。

  【突破三】

  实施一批重大产业项目

  报告解读:今后五年,全市将突出项目支撑发展,在提升可持续发展后劲上实现重大突破。始终把重大项目建设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抓手,进一步提高项目谋划、争取和落实能力,以大项目拉动大投资、促进大发展,力争五年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2万亿元。推进产业升级项目建设,按照老城区“退二强三”、新区“强二优三”的思路,通过产业延伸和招商引资,实施一批重大产业项目。推进交通枢纽项目建设,实施“6873”交通突破行动和“兰州率先畅通工程”,加快轨道交通建设,实施城市立体交通项目,完善“139”城市骨干路网和“321”环城公路网骨架,构建现代化、立体化、网络化大交通体系。推进民生改善项目建设,在教育、卫生、文化、体育、养老、城市安全等方面实施一批急需的补缺项目,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突破四】

  着力完善城市功能

  报告解读:今后五年,全市将突出攻坚促进发展,在提升城市建设管理水平上实现重大突破。坚持“尊重规律、集约发展、统筹推进”的城市工作总要求,统筹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抓好文明城市、管廊城市、海绵城市、智慧城市建设,加快形成与省会地位相适应的城市功能。全力开展交通拥堵治理,实施路网畅通、公交优先、智慧交管、综合整治工程,力争打通市内所有断头路、瓶颈路、出口路。大力推进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实施老旧住宅小区综合整治,基本消除棚户区和危旧房。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重要位置,有效预防和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深入推进“五城联创”,不断完善城市管理和服务,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努力在全社会营造热爱兰州、宣传兰州、维护兰州、建设兰州的浓厚氛围。

  【突破五】

  加快户籍制度改革

  报告解读:今后五年,全市将突出城乡统筹发展,在提升新型城镇化水平上实现重大突破。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推动发展的内需潜力和动能所在。全市将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加快户籍制度改革,积极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综合承载能力,把远郊“三县一区”建成功能完善、发展强劲的小城市,把重点小城镇建成各具特色的产业和人口集聚中心。着力增加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构建均等化、多层次、宽领域、广覆盖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小城镇土地利用机制,创新投融资方式,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建设,着力破解用地、资金等瓶颈制约,促进小城镇健康持续发展。

  【突破六】

  加强文化软实力建设

  报告解读:今后五年,全市将突出文化推动发展,在提升城市魅力形象上实现重大突破。独具特色、悠久深厚的黄河文化、丝路文化、民族文化,是大自然和历史赐予兰州的宝贵财富。全市将着力加强文化软实力建设,激活城市文化基因,涵养城市精神力量,延续城市历史文脉,绽放兰州文化的绚丽色彩。把文化旅游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助推器”,挖掘城市文化内涵,规划建设一批大景区和特色景点,打造文化旅游标志性工程,全面提高文化旅游展示力、感染力和吸引力。促进兰州都市文化产业区建设,培育壮大文化创意、节庆会展、演艺娱乐、出版发行等文化产业集群。通过文化的大发展,让城市散发文化的温度,让文化成为城市的灵魂。

  【突破七】

  建设西部特色山水城市

  报告解读:今后五年,全市将突出绿色承载发展,在提升山水城市品质上实现重大突破。生态脆弱、环境承载压力大,是兰州发展的重大制约瓶颈。全市将倍加呵护兰州的山水资源,加大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快构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让兰州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努力建设西部特色山水城市。推进大气污染防治标准化、精细化、常态化,实现空气质量在全国重点城市排名中稳步上升,让全市人民呼吸上更加清洁的空气。推进河洪道综合整治和景观提升,将市区河洪道打造成市民的休闲娱乐区、城市景观的展示区。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建设一批循环产业链示范工程,提高垃圾分类处置和资源化利用水平,全力打造低碳城市。

  【突破八】

  打造丝路经济带核心节点城市

  报告解读:今后五年,全市将突出开放引领发展,在提升外向型经济水平上实现重大突破。立足区位优势,推进互联互通,着力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节点城市。建成甘肃(兰州)国际陆港,发挥综合保税区等国家级政策平台功能,深化与俄罗斯、中西亚及欧洲的商业贸易,推动国际产能合作,争取设立兰州自由贸易区。推进文化旅游西进工程,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人文交流大平台。力争在国家向西开放战略格局中,兰州成为“一带一路”的重要平台和前沿高地。     □兰州日报记者魏奇峰

  有关词语解释

  【“139”城市骨干路网】即“一横三环九纵”的骨干路网体系。一横,即由西固路、西津路、庆阳路、东岗路构成东西大通道。三环,即由南、北滨河路构成城市一环路,南山路、北环路以及二者连接道路组成城市二环路,由南绕城、北绕城快速路构成城市三环路。九纵,即九条南北通向道路。

  【“321”环城公路网】即按照“环线+放射线”的布局模式,整合国省干线公路通道资源,构建完善以兰州为中心、呈“轮辐状”的环城公路网。三环是指:高速内环线、高速北二环、普通国道绕城环线。二十一射是指:从兰州普通国道绕城环线上的6个普通国道出入口和兰州新区的普通国道出入口等7个主要出入口引出9条普通国道放射线;从兰州城市二环路上的5个普通省道出入口引出5条普通省道放射线;由规划的高速公路内环线上4个主要出入口方向引出7条高速公路放射线。

  【“放管服”改革】即国家为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不断提高行政效能,大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全面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战略举措。

  【五张清单一张网】即市政府部门职责清单、权力清单、责任清单,企业投资项目管理负面清单,市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清单,政务服务网。

  【老城区“退二强三”】即在主城区大力实施“出城入园”,推动主城区工业企业向园区搬迁改造,在主城区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做大做强第三产业。

  【新区“强二优三”】即在兰州新区通过招商引资等方式,强化产业集聚,壮大工业经济,优化发展现代服务业。

  【“6873”交通突破行动】即从2015年起用6年时间,完成投资8000亿元以上,建成公路、铁路70000公里以上,实现全省对内对外公路畅通、铁路连通、航路广通三大突破,从根本上解决交通发展不足的问题。

  【管廊城市】即在城市地下建造隧道空间,将电力、通讯、燃气、供热、给排水等各种工程管线集于一体,设有专门的检修口、吊装口和监测系统,实现地面、地下或架空的各类管线集中容纳,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和管理。

  【海绵城市】即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提升城市生态系统功能和减少城市洪涝灾害的发生。

  【低碳城市】即以低碳经济为发展模式及方向、市民以低碳生活为理念和行为特征、政府公务管理以低碳社会为建设标本和蓝图的城市。

  【万企计划】即自2015年起,计划用四年时间,在全市范围内扶持1万家以上的电子商务企业、小微企业、便民服务门店、国家和省市认定的各类孵化器(基地)内的在孵企业。

  【PPP】即英文Public—Private—Partnership的缩写,意为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通常是由社会资本承担设计、建设、运营、维护基础设施的大部分工作,并通过“使用者付费”及必要的“政府付费”获得合理投资回报;政府部门负责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价格和质量监管,以保证公共利益最大化。

  【三去一降一补】即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

  【三减一压缩】即对现有审批项目的法定要件、时限、实际办理时间进行优化和再造审批流程,减少审批程序、环节和要件,压缩审批时限,进一步提高审批效率和行政服务效能。

  【“百千万”文化惠民工程】即市上组织举办100场公益文化活动,各县区及兰州新区、高新区、经济区组织文化活动1000场,街道(乡镇)、社区(村)举办群众文化活动超过10000场。

 



文章来源:
【字体 【打印本稿】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