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务动态 >> 热点专题 >> 兰州两会 >> 两会报道
夯实收入基础 服务全市大局——《关于兰州市2016年全市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7年全市及市级财政预算草案报告》解读
发布日期:2016-12-16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市财政局局长刘军12月15日在市第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将兰州市2016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7年全市及市级预算草案作了书面报告。报告显示,2016年全市财政工作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财政预算执行总体平稳。

  2016年

  全市一般公共预算完成增长10%的预期目标

  2016年,在市委的直接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依法监督和支持下,全市财政工作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注重在支柱作用中谋发展,以抓好财源夯实收入基础,以优化支出服务全市大局,财政预算执行总体平稳。

  1至11月份,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9.80亿元,增长16.28%。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67.82亿元,增长35.51%。预计全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7亿元,增长11.89%,完成年初预算确定的10%预期目标。预计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04亿元,增长17.51%。

  深化财政管理改革

  不断完善政府预算体系,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入一般公共预算比例明显提高。继续清理盘活存量资金,按照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工作部署,积极推行市级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核算集中监管,撤销行政事业单位基本户,减少财政资金滞留环节,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全年盘活财政资金8亿元,统筹用于扶贫、教育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方面。

  强化预算执行约束

  严控项目支出,压缩一般性支出,降低行政运行成本,确保“三公经费”只减不增,预计2016年市级行政事业单位“三公经费”总支出4106万元,下降9%。纳入非税收入收缴范围的单位增加到468家,市级428家预算单位实行了电子化支付管理,确保了财政资金安全高效支付。强化绩效管理,组织全市预算绩效管理培训,树立预算绩效理念,开展项目支出绩效目标编制工作,推动绩效管理工作深入开展。

  加大民生福祉投入

  1至11月份,全市农业、教育、文化、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交通运输、住房保障等民生支出243.5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66.2%,增长37.42%。市级安排资金4.7亿元,支持完成8个方面24件为民兴办实事;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城市低保、农村低保标准分别提高了6.5%、10%、22%,确保了资金的按时发放;集中供养的农村五保人员标准提高了33%,分散供养的农村五保人员标准提高了9%;发放城市低保户蔬菜价格补贴1200万元,惠及全市6万余人;创新扶贫机制,安排资金2.2亿元,加大精准扶贫力度,深入推进“1236”扶贫攻坚行动。

  支持重点项目建设

  助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筹措资金20亿元,重点支持轨道交通、生态环境保护、第二水源地项目、农村公路和兰州新区等重大项目建设,着力发挥财政的基础保障作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安排资金7.7亿元,支持现代服务业、旅游业、电子商务以及兰州港务区等项目建设,着力培育经济发展新动力;投入资金3亿元,用于环境污染治理和生态景观工程项目;下达资金3亿元,用于中川铁路立交至黄羊头公路建设资金;投入资金1亿元,用于109国道(傅家窑至八里湾)改扩建工程;拨付资金2亿元,加大职教园区建设推进力度。

  2017年

  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28.01亿元

  2017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和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财政工作将认真贯彻市委各项决策部署,落实财政管理改革新要求,全面提升科学和依法理财水平,确保各项部署落地生根。2017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28.01亿元,增长10.04%。加上预计上级财政补助,调入政府性基金,上年结转、地方政府债券等收入128.46亿元,总收入356.47亿元。

  落实财政政策保持收入稳定增长

  认真分析研判中央和全省宏观经济形势及我市经济发展环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落实好积极的财政政策,有效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创新投入方式,发挥财政资金的放大作用,撬动更多金融和社会资本对实体经济的投入,做好财政政策资金的引导,加大推进PPP模式和基金运作管理,推进科技文化创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不断培育厚植财源。严格执行结构性减税和普遍性降费政策。

  优化支出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保民生,加大财政扶贫投入,全力支持脱贫攻坚,着力改善贫困地区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基本公共服务保障水平。保重点,加大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保障全市治污染、畅交通等重大项目实施。促改革,大力支持创新驱动发展,支持新兴产业,推进工业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扶持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激发经济发展新动力。

  增强服务意识不断健全监管机制

  进一步节约挖潜严控一般性支出规模,落实好压缩“三公”经费和行政运行成本。控制全市政府债务风险,加强政府债务限额管理,将政府债务分类纳入预算管理,落实风险预警、应急处置、信息公开及考核问责的全面监管机制。通过政府债券等方式解决后续融资需求,确保全市重点项目顺利推进。对社会建设、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节能减排及环境保护、商业流通发展、中小企业发展等大额专项资金进行有效整合,区分资金性质,分别归集部门预算管理或由统一的投资引导基金管理,增强统筹效果。

 



文章来源:
【字体 【打印本稿】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