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屏软件请按F8键进入浏览
2016年11月18日 星期五 10:36:59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政民互动 >> 金城博客
激情马拉松 活力新兰州
发布日期:2015-02-11

  

——关于兰州国际马拉松赛对城市发展影响的调研

  

兰州市市长  袁占亭

  

    当今时代,随着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体育事业与人们生活结合的日益紧密,其多元功能与价值不断被人们认识和挖掘,已成为城市发展不可或缺的元素。马拉松赛是一项国际上非常普及的长跑比赛,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和强大的影响力,已成为举办城市展示城市形象和魅力的舞台。兰州国际马拉松赛举办以来,正逐步成为兰州蓬勃发展的体育事业的一支重要力量,在宣传城市风貌、弘扬城市精神、提升城市形象等方面的作用日益显现,在经济、社会、文化等诸多方面影响并推动着兰州的发展。

  一、马拉松赛概况

  (一)马拉松赛的发展历程

  马拉松原为希腊的一个地名,在雅典东北30公里处。马拉松赛是为纪念希腊民族英雄斐迪庇第斯而设立的长跑项目,全程距离42.195公里。1896年首届奥运会后,马拉松赛在世界各地广泛举行,美国从1897年起举行的波士顿马拉松赛,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城市马拉松赛。女子马拉松赛开展较晚,1984年才被列入第23届奥运会。马拉松赛在公路上举行,可采用起终点在同一地点的往返路线或起终点不在同一地点的单程路线。由于马拉松赛一般在室外进行,不确定因素较多,所以在2004年1月1日前马拉松赛一直使用世界最好成绩,没有世界记录,之后国际田联决定包括马拉松赛在内的公路赛跑和竞走项目将告别只有世界最好成绩的时代,开始拥有世界纪录。目前,男子马拉松赛世界纪录是肯尼亚选手丹尼斯?基梅托在2014年9月29日柏林国际马拉松赛上创造的2小时2分57秒,也是历史上第一个跑进2小时3分以内的马拉松赛选手。女子马拉松赛是英国“长跑巨人”拉德克里夫在2003年4月13日伦敦国际马拉松赛上创造的2小时15分25秒的世界最好成绩。2004年雅典奥运会,首次将马拉松赛的颁奖典礼安排在闭幕式上举行,在东道主希腊人看来,马拉松赛是奥运会的“灵魂”之一,在闭幕式上为马拉松运动员颁奖,是奥林匹克回家的一种象征,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2年伦敦奥运会沿用了这一做法。

  (二)马拉松赛的精神内涵

  马拉松赛作为一项体育赛事,对于一座城市来讲,其价值不仅仅体现在赛事本身,更重要的是其精神内涵。“挑战自我、超越极限、坚忍不拔、永不放弃”是马拉松精神的经典概括,也与城市发展普遍倡导的理念相吻合,集中体现了健康向上、和谐开放、生机勃勃、凝聚民心的城市精神。城市马拉松赛作为群体性的赛事平台,体现出的挑战自我、永不止步的体育精神,全民积极参与的主人翁精神,以及交流合作的开放精神,不仅丰富了城市精神的内涵,提高了城市文明的程度,也进一步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发展。

  (三)马拉松赛的人文价值

  马拉松赛是城市居民所创造的一种特殊文化符号,其形成与发展的基本特征,都与举办城市的人文环境息息相关,蕴涵着深刻的人文理念。作为唯一可以让业余选手和专业运动员同场竞技的运动,千万人用奔跑的方式和超强的意志力一次次诠释着马拉松“永不放弃”的核心价值,也激励着参赛者通过坚忍不拔的毅力去追求人生的价值。同时,在漫长的赛程中,运动员们互相鼓励、互相帮助,赛道两侧热情观众与运动员共同追逐“永不放弃”的梦想,超越国界、种族、肤色、宗教信仰的马拉松赛,在这一刻也传播着“和平、友谊、团结、进步”的人文世界观。

  二、国内外著名马拉松赛及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概述

  (一)国外马拉松赛典型城市

  1、波士顿。波士顿马拉松赛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马拉松赛之一,也是全球首个城市马拉松赛,从1897年创办至今已举办了118届,在每年4月份的第3个周一举行,也是爱国者日(Patriots’ Day),从未间断过。波士顿马拉松赛沿袭了其古老的传统、优美的原野、点对点的快速赛道和高水准的参赛选手,一切都体现着古老马拉松赛的魅力。

  2、纽约。纽约马拉松赛创办于1970年,在每年11月初举行,参赛者最多时超过10万人,通过纽约大吊桥时连桥身都随之震动,声势浩大,场面非常壮观。没有哪一个马拉松赛可以像纽约马拉松赛那样吸引如此众多的来自世界各地的跑手,这个城市独特的魅力、比赛壮观的氛围以及塞满赛道两旁令人不可思议的观众人数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纽约马拉松赛。

  3、柏林。柏林马拉松赛自1974年开始举办,由于其现在主要赞助商为宝马(BMW),因此被冠名为“BMW柏林马拉松”。柏林马拉松赛的路线设计总的来说非常平坦、宽敞且相对笔直,路线途经大量雄伟壮丽的历史建筑,特别是比赛刚开始的2英里和接近终点冲刺的部分,可以说是20世纪德国历史发展回顾之旅。虽然近几年柏林马拉松赛参赛运动员屡破世界纪录,但柏林马拉松赛最引以为豪的一点却在于它是真正的群众性马拉松赛,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每年都会吸引大批马拉松爱好者参赛。

  4、伦敦。伦敦马拉松赛诞生于1981年,于每年4月下旬举行,是每一个跑手的节日,宽阔的场地、景色优美的路线、热情的观众、排山倒海般的欢呼声,再加上几乎完美无瑕的组织工作,这一切无疑深深吸引着马拉松资深跑手。伦敦马拉松赛曾经是历史上产生男女世界最好成绩最多的马拉松赛事。20世纪80年代后期,受到几个高奖金城市马拉松赛的挑战,伦敦马拉松赛组织者急中生智,在比赛中增加了化妆队伍,还常有身穿婚纱的新娘和穿西服领带的新郎携手跑完42公里195米的距离,非常具有特色。

  (二)国内马拉松赛典型城市

  马拉松运动进入中国较晚,在1959年首届全运会上才成为正式比赛项目,而马拉松运动真正走向大众始于1981年,北京举办了首届国际马拉松赛,1998年北京马拉松赛开始吸收业余选手参加。随后,大连国际马拉松赛、杭州国际马拉松赛、上海国际马拉松赛等城市马拉松赛相继举办。进入21世纪后,厦门国际马拉松赛、郑开(郑州到开封)国际马拉松赛、太原国际马拉松赛、重庆国际马拉松赛等一系列城市马拉松赛也先后创办。据中国田径协会官方网站公布,2000年之前国内只有5个城市马拉松赛,而2014年全国马拉松及相关运动赛事达到了53场,“马拉松热”正在国内城市广泛兴起。

  1、北京。北京国际马拉松赛作为我国举办的首个国际马拉松赛事,在33年的发展历程中,因创造出了诸多先例和蓬勃发展的前景而成为我国田径赛事运作的典范。北京国际马拉松赛在满足多方利益需求的同时,通过精细运作,已打造成国际知名的马拉松赛,跻身世界十大马拉松赛之列。每年的北京国际马拉松赛已成为北京市民文化体育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市民在参与或观看马拉松赛的同时,身心也受到了体育精神的熏陶,并加深了对城市建设和发展的了解。

  2、厦门。厦门国际马拉松赛始于2003年,其将马拉松“挑战自我、超越极限、坚忍不拔、永不放弃”的精神与厦门的特区精神完美融合在一起,丰富了厦门这座城市的人文内涵,为厦门城市发展和对外开放注入了源源不竭的动力。厦门马拉松赛创办以来就依靠社会化、市场化的运作模式取得了巨大成功,使其成为厦门城市的十大名片之一,带动了厦门经济社会的发展。

  3、上海。上海国际马拉松赛始于1996年,于每年11月底举行,是上海传统的重大体育赛事和上海城市景观体育之一,并与上海旅游节交相辉映。2012年该项赛事被国际田联评为“金标赛事”,上海马拉松赛也因此成为继北京马拉松赛、厦门马拉松赛之后中国第三个“金标”全程马拉松赛。上海国际马拉松赛赛道贯穿申城城市地标,途经怀旧气氛浓郁的复兴公园、万国建筑博览美誉的外滩、时尚动感的淮海路、风景旖旎的徐汇滨江等景点,令长跑爱好者在运动的同时可以一揽申城美景。

  4、扬州。扬州鉴真国际半程马拉松塞诞生于2006年,是唯一一个以人名命名的马拉松赛事,2012年9月获授国际田联“金标赛事”,成为中国马拉松界首个获得国际田联“金标赛事”的半程马拉松赛。此外,“名人名赛名城”是扬州马拉松赛区别于其他马拉松赛的最大特色,以鉴真和尚坚韧不拔的精神为依托创办的扬州半程马拉松赛,又通过赛事的成功举办向世界展现了千年古城的魅力。

  (三)马拉松赛对城市发展的积极影响

  通过对马拉松赛发展历程和国内外著名城市马拉松赛事的了解和分析,可以看出,马拉松赛事与举办城市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一方面,举办城市为马拉松赛的成功举办提供了人力、物力、财力等多方面的支持。另一方面,马拉松赛也为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1、有利于扩大城市知名度。相比其他节会赛事活动,体育赛事的广告宣传效果具有明显优势,借助体育赛事的吸引力和电视转播对大众的影响力,可以扩大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在马拉松赛事的筹备和举办期间,国内外大量的媒体、相关组织或者个人的目光都会聚焦到举办城市。同时,互联网、传媒、报纸等也会把举办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带到世界各个角落。举办城市利用马拉松赛的聚焦效益,升级城市基础设施、提高城市形象和增加城市文化元素等,能增强举办城市的吸引力,提升城市的知名度。

  2、有利于树立城市行为形象。马拉松赛事是举办城市展示良好行为形象和文明程度的重要契机,在筹备和举办马拉松赛事的过程中,举办城市为了能够塑造良好的形象,更好地展现当地城市风貌和市民精神面貌,无论是政府还是市民,机关还是社团,无不努力改善自身形象,提高自身素质,消除各种不良行为习惯,将一个文明、和谐、开放的现代化城市形象展示在世界面前,也对城市精神文明建设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3、有利于丰富城市文化内涵。无论是优秀旅游城市,还是历史文化名城或现代工业城市,马拉松赛都是展示城市文化的最好平台,这是当代马拉松赛对城市发展的重要贡献。规模宏大、参与广泛、影响深远的马拉松赛对内有助于城市自豪感和凝聚力的形成,对外则有利于城市历史、文化发展特色的展示,作为城市文化和大众生活的一部分,其意义已远远超出体育运动的范畴,成为促进城市科学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载体。

  4、有利于带动城市旅游业发展。体育旅游是当下热门的一种旅游新业态,它将体育的强身健体与旅游的愉悦身心结合在一起,释放出了更大的魅力。在2010年全国举办马拉松赛的20座城市中,有19座城市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这充分证明旅游与体育的结合是旅游产业发展的新动向。在举办马拉松赛的城市中,很多城市以名胜古迹、标志性建筑、优美风景带为基础设计比赛线路,就是对举办城市环境风貌和人文景观最好的宣传和展示。随着赛事在国内外影响力的扩大,将进一步推广旅游资源,吸引大量游客涌入,促进旅游经济持续增长。

  5、有利于建设健康城市。建设健康城市,是世界卫生组织倡导的一项全球性行动战略,目的是保障城市居民更健康地生活和工作,把健康理念融入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促进科学的生活方式、和谐的人际关系以及营造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形成良好的社会互动。当马拉松赛融入城市生活,成为城市生活一部分的时候,其意义和价值就远远超出了马拉松运动本身。除了高耸林立的钢筋水泥,一座城市更要有朝气、激情、精神和灵魂,健康城市的理念也会因马拉松运动在广度和深度上的延伸而惠及城市居民。

  6、有利于提升全民健身运动。马拉松赛作为一项张扬“挑战自我、追求卓越”理念的竞技体育,在给城市居民注入健康理念的同时,也促进了体育的社会化和生活化。马拉松赛有别于其他体育赛事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专业选手与业余爱好者的同场竞技,这是对体育运动中平等概念的最好诠释。随着时代的变迁,原本具有军事意味的马拉松赛逐渐演变为普通人参与的全民健身运动,吸引着各行各业的爱好者。马拉松赛设置的全程、半程、10公里、5公里等比赛项目可以满足不同体质的人的路跑愿望,这些不同形式的路跑激发了大众的参与热情,丰富了全民健身运动。在全民健身计划普及实施的今天,马拉松赛是真正全民参与的体育赛事,城市马拉松赛已成为政府促进全民健身、支持大众体育、提高城市健身氛围的重要手段和方式。

  三、兰州国际马拉松赛对城市发展的综合效应分析

  (一)“兰马”举办概况

  兰州国际马拉松赛(以下简称“兰马”)创办于2011年,至今已连续举办了四届,是兰州乃至甘肃迄今组织规模最大、参赛人数最多的国际体育赛事,也是兰州历史上规模空前、群众广泛参与的一次全面健身运动,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兰马”走的是一条起步晚但起点高的道路,2011年首次举办,就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迅速成为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城市马拉松赛,被评为“最佳马拉松赛事”和“中国田径协会马拉松金牌赛事”,2012年升格为全国积分赛,2013年被国际田联授予“铜牌赛事”称号(兰州国际马拉松赛前四届基本情况对比分析见附表1)。通过四年的磨砺成长,“兰马”大大提升了兰州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加快了“让兰州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兰州”的步伐,已经由一项激情赛事升华为城市的节日,融入了兰州人的生活。

  附表1:兰州国际马拉松赛前四届举办情况对比分析

  

  届  次

  时  间

  参赛规模

  全程比赛最好成绩

  赛事荣誉

  组别

  国籍

  姓名

  成绩

第一届

(2011年)

7月3日

共有16个国家、地区和城市的18750名马拉松选手和爱好者参加

  男子组

埃塞俄比亚

吉尔马·阿瑟法

2小时13分16秒

被中国田协评为“最佳马拉松赛事”和“中国田径协会马拉松金牌赛事”

  女子组

中国

贾超风

2小时35分23秒

第二届

(2012年)

6月10日

共有23个国家、地区和城市的32685名马拉松选手和爱好者参加

  男子组

埃塞俄比亚

罗门·西格.阿斯法

2小时15分17秒

被国家总局批准列入全国马拉松积分赛

  女子组

中国

张景霞

2小时38分2秒

第三届

(2013年)

6月15日

共有26个国家、地区和城市的近40000名马拉松选手和爱好者参加

  男子组

埃塞俄比亚

罗门·西格·阿斯法

2小时15分40秒

被国际田联授予“铜牌赛事”称号

  女子组

埃塞俄比亚

阿西·卡西姆·拉伯

2小时43分42秒

第四届

(2014年)

6月1日

共有28个国家、地区和城市的40606名马拉松选手和爱好者参加

  男子组

肯尼亚

吉尔伯特·基普托·切普克沃尼

2小时14分18秒

向国际田联的“金牌赛事”发起冲击

  女子组

肯尼亚

尤尼斯·吉普奇瑞·基尔瓦

2小时31分53秒

  (二)“兰马”的特点

  紧紧围绕黄河文化这一核心,我们本着“打造一项赛事、营销一座城市”的宗旨,办成了一个彰显体育精神、独具兰州特色的国际马拉松赛,找到了一条欠发达城市快速扩大开放的新路子。可以说,举办“兰马”是我市运用世界眼光、战略思维,致力提高城市影响力、带动力的重大部署。总结前四届“兰马”的举办,具有“四大融合”的特点。

  1、做到了马拉松运动与奔腾不息的黄河文化相融合,打造了以“环母亲河”为突出特色的马拉松比赛,使参赛者领略了黄河两岸雄浑壮阔的自然景观,也领略了兰州日新月异的城市和文化建设成就。

  2、做到了马拉松运动与兰州地域文化特点相融合,办出了全世界在高原地区举办的最高标准赛事之一,展示了兰州人民热情、质朴、包容、好客的性格特点和“河汇百流、九曲不回、创新创业、和谐共进”的城市精神。

  3、做到了马拉松运动与全民健身运动相融合,彰显了“运动兰州、活力兰州、健康兰州”的理念,推动了竞技体育和群众性体育运动的蓬勃发展。

  4、做到了马拉松运动与城市建设管理相融合,以赛事举办为契机,既加快城市建设以保障赛事顺利进行,又以赛事活动拉动和提升城市建设管理水平。

  (三)“兰马”的主要做法

  总结四届“兰马”办赛历程,之所以能取得圆满成功,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做法:

  1、坚持高点定位、争创一流,精心打造金牌赛事。从2011年举办首届国际马拉松赛开始,就定下了“瞄准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目标,围绕这个目标,我市从“硬件”建设到“软件”开发、从赛事组织到服务保障、从赛前准备到赛后总结,各项工作都突出高起点、高标准和高要求,全力打造兰州国际马拉松赛这块招牌,以这项赛事为突破口,推动和提升兰州对外影响力。四届马拉松赛,一届被中国田径协会评为“金牌赛事”,一届被国际田联评为“铜牌赛事”,2012年升格为全国积分赛。能够取得这样的好成绩,根本上就是从一开始以高的目标和要求为导向,组织和举办赛事,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2、坚持周密组织、高效服务,全力保障赛事开展。每一届赛事,省、市和在兰相关单位都联合成立了国际马拉松赛组委会,省委省政府相关领导、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委会职务,指导组委会认真研究和精心策划赛事相关活动,制定开幕式、安全保卫、接待服务等各类工作方案,健全医疗、食品卫生等各项应急预案,全力保证赛事的顺利开展。特别是始终把安全作为底线,认真规划安排比赛前后的交通问题,加大警力投入,增设交通疏导岗位,全警上路疏堵保畅,全力做好重点路段、重点时段的交通疏导指挥和秩序管理工作,保证了大赛的正常进行,创造了一流的服务环境。

  3、坚持开门办赛、全民动员,激发群众广泛参与。从举办第一届兰州国际马拉松赛开始,就注重发动群众,积极动员全市人民参与赛事,不仅在赛事的准备和组织上,依靠群众承担了很多工作,而且敞开大门,吸引广大群众参与比赛。特别是充分考虑群众需求,开发了一系列配套赛事活动,比如马拉松高峰论坛、马拉松体育文化节、马拉松热身赛、摄影大赛、笑脸征集、马拉松知识竞赛、马拉松啦啦队以及太平鼓、秧歌、腰鼓、少儿体育舞蹈、中学生健身操、大学生健美操、舞狮、空竹等群众性文体活动,丰富了赛事内容,增加了节日气氛,掀起了全民健身的热潮。

  4、坚持以赛为媒、强化宣传,积极向外推介城市。举办“兰马”是宣传和推介兰州的一个重要窗口,在每一届赛事的举办过程中,组委会都围绕比赛主题在赛前、赛中和赛后开展全方位、广覆盖、立体化的宣传活动。赛前,都会组织召开新闻发布会,采用消息、评论、讨论、系列报道、公益广告宣传等形式,为比赛营造声势和氛围。赛中,组织国内外各大媒体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的现场报道,特别是连续四届都由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进行全程航拍直播,将热烈的比赛场面和赛道沿途秀美的山水景观、整洁的市容市貌、群众的参与热情展示给全世界观众,对宣传兰州、提升兰州在国内外的知名度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赛后,对赛事活动进行认真总结,积极把“兰马”激发热情转化为促进城市发展的动力,转化为世界各地关注兰州、了解兰州、投资兰州的热情和行动。

  5、坚持体育搭台、经济唱戏,着力扩大招商引资。从考虑举办这项赛事之初,市委、市政府就提出明确了要求,要充分借助这一国际性赛事平台, 充分利用赛事期间上万参赛选手和媒体记者云集兰州的机遇,积极向外界介绍兰州的产业优势、投资环境、发展规划等,举办一系列商贸洽谈活动,全力营造的“提名气、聚人气、增商气”的浓厚氛围,取得了显著成效。以带动招商引资为例,2011年到2013年,全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由790亿元增加到1350亿元。

  6、坚持统筹并进、放大效应,提升城市建设水平。举办一项赛事,营销一座城市。在赛事举办过程中,我们把马拉松赛事和城市建设结合起来,加快治理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城市病”,积极创建文明城市,提升城市形象品位。先后组织开展了大气污染治理整体战攻坚战,摘掉了大气污染的“黑帽子”,空气质量持续好转;启动实施了轨道交通、上跨下穿、城市二环路等一批“畅交通”工程,交通环境不断改善;特别是围绕黄河打造了一条亚高原黄金赛道,建成了马拉松公园等设施,城市不断被扮靓,兰州也因为这项运动而变得越来越美。

  (四)“兰马”对城市发展带来的积极效应

  曼德拉说过,体育拥有改变世界的力量。前四届“兰马”的成功举办,不仅在于运动的激情和魅力,还在于它的文化内涵和吸引力,更在于它超越马拉松运动本身,成为兰州展现自我的新平台、催化剂和助推器,为城市开放和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对宣传城市、凝聚人心、促进发展产生了巨大的综合效应。

  1、展示了城市形象。长期以来,深居西部内陆腹地的兰州给外界留下了经济落后、污染严重、建设滞后的印象,甚至不少兰州人对自己生活的城市也缺乏自豪感和归属感。其实兰州在改革开放30多年来,特别是近几年来,在城市建设、生态保护、优化投资环境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已然是一座环境优美、开放包容、宜居宜业的山水新城。“兰马”的举办特别是通过央视航拍直播和境内外媒体多维度、立体化传播,全方位展现了兰州的市容市貌,展现了兰州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和文明素养,展现了黄河之都、山水名城的无穷魅力,使兰州成功地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让世界更加了解兰州。可以说,“兰马”为美丽兰州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这种展示不仅仅是对外的,更多的是让身处其中的兰州人从一个全新的视角重新审视了自己的家园。

  2、弘扬了城市精神。黄河文化塑造了兰州人热情、质朴、包容、好客的性格特点,也培育形成了“河汇百流、九曲不回、创新创业、和谐共进”的城市精神,而环境优美的黄河风情线,在为“兰马”提供良好赛道保证的同时,将古老的马拉松运动与兰州城市特征完美结合起来,使“挑战自我、超越极限、坚忍不拔、永不放弃”的马拉松精神与“奔腾不息、九曲不回”的黄河文化相融共通,将一个既具有厚重历史文化又充满活力与希望的新兰州展现给了全世界。

  3、丰富了城市内涵。连续四届“兰马”的成功举办,已经将“挑战自我、超越极限、坚韧不拔、永不放弃”的马拉松精神深深融入到整个城市之中,经济、文化、社会各方面都受到马拉松影响,健身运动的人越来越多,城市面貌一年一个新变化,市民变得更自信和自豪,外地人谈起兰州首先想到的就是马拉松,谈起马拉松首先想到的是兰州,马拉松已经成为兰州的特殊符号和代名词,兰州也因举办马拉松而知名度获得大幅提升。

  4、拉动了城市经济。举办大型体育赛事对城市各行各业都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尤其是对旅游、消费等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更为明显。“兰马”经过连续四届的成功举办,如今“去兰州看看”已经成为外地游客的一个新选择,使兰州成为全国航空客流增幅最快的城市,在黄金旅游时期甚至出现了机票和火车票“一票难求”、宾馆住宿“一房难觅”的现象。“兰马”举办以来,来兰州旅游的人数和旅游收入均有较大幅度增长,刺激消费的作用明显,这是在“兰马”举办之前无法可比的。(2010年—2014年兰州市旅游消费相关指标分析见附表2)

  附表2:2010年—2014年兰州市旅游等相关指标分析

  

     指标

  年份

中川机场客流量(万人次/年)

比上年增长(%)

旅游总收入(亿元)

比上年增长(%)

接待旅游人数(万人次)

比上年增长(%)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比上年增长(%)

2010年

 360

25.9

63.5

68.4

887.5

26.8

545.1

18.5

2011年

 381

5.8

102.93

62.1

1403.6

58.2

639.7

17.4

2012年

 460

20.7

154.99

50.9

2101.5

49.7

749.12

17.1

2013年

 565

23.2

206.5

35

2606

28

843.87

14.7

2014年(预计)

 678

20

250

20

3300

20

970

15

  5、激发了市民荣誉。尽管马拉松赛对举办地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得到了普遍关注,但获得经济上的有力促进并不是举办马拉松赛的唯一动机。对于举办城市的居民来说,马拉松赛能为他们提供一个观看高水平比赛的机会,使他们感受到一种节日的气氛。在精彩的“兰马”赛事以外,我们也收获了期盼已久的荣誉感、认同感和归属感。对于兰州这座城市和生活在这座城市中的每一个人来说,是一种无比美妙的精神享受,使得兰州人更加了解和认知了自己的家乡,激发了全市人民热爱兰州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感召力,坚定了加快兰州发展的决心和信心,集聚了众志成城的巨大精神能量。

  6、带动了全民健身。马拉松赛是一项可以带动全民参与的体育赛事,具有其它体育赛事无法比拟的影响力。无论是参加比赛的选手,还是观看比赛的群众,都从这项运动中得到了启示和鼓舞,激发了锻炼热情,提高了健身意识,纷纷走出家门,涌入全民健身行列中,掀起了全民健身运动的新高潮。伴随着马拉松赛的举办,兰州的运动健身热潮也随之而来,很多市民在马拉松赛的感染下,被体育的魅力深深吸引,纷纷加入到了健身行列中来,彰显了“运动兰州”的活力。据兰州全面健身指导中心统计数据显示(见附表3和4),可以看出,我市组织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的数量和参加全民健身活动的人数都比“兰马”举办之前有了大幅增长。

  附表3:兰州市近年来组织开展各类全民健身活动统计表

  

  附表4:兰州市近年来直接参与全民健身活动人数统计表

  

  7、激活了体育产业。“兰马”的成功举办,对推进兰州体育赛事的市场化运作,拓宽体育产业招商引资渠道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兰马”充分利用体育赛事品牌化发展平台,积极挖掘和培育赛事广告策划、冠名赞助、娱乐表演、休闲旅游等体育市场,拓展体育产业领域和发展空间,创新体育产业发展模式和思路,牢牢把握体育、市场、媒体这三个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环节,形成了体育围着市场转,体育和媒体紧密合作,在市场中不断增强体育产业发展的活力。

  8、提升了政府组织水平。政府是城市管理的主体,政府形象本身就是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马拉松赛为举办城市提升政府执政能力提供了一个重要平台,因为马拉松赛涉及众多要素,而且在时间和空间上高度集中,这就需要举办城市在组织机构、管理制度、运作机制、监督程序等方面加强政府的决策能力和操作能力,使执政手段更加法制化、规范化、民主化。首届“兰马”获批以后,针对时间紧、任务重的特殊情况,按照国际马拉松赛赛道要求,兰州市超常规安排、精细化组织,经过43天的集中攻坚和昼夜奋战,打造了一条地势平坦、山水相依、绿树成荫、黄河风情汇集的亚高原黄金赛道,创造了城市建设的“兰州速度”,这在很大程度上树立了政府高效、勤政的良好形象,提升了政府公信力。

  (五)“兰马”举办中需要关注解决的问题

  虽然连续四届“兰马”取得了很大成功,达到了预期目的,但相比国内外其它城市马拉松赛,“兰马”在赛事筹备、举办、衍生产品开发和后效应发挥上还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加以解决。

  1、基础设施不完善。体育基础设施是一座城市承办体育赛事的基础,由于我市体育设施历史欠账较多,过去这方面投入不够,造成体育设施数量不多、设施陈旧、品位不高。举办“兰马”以来,我市在改造提升马拉松赛道的同时,修建了一批新的体育场所,如马拉松公园、“环母亲河”景观体育长廊等体育文化设施,但与举办大型体育赛事的标准还有很大差距,应加快完善体育基础设施,为将来承办更多国内外大型赛事打好基础。

  2、创新亮点不够多。相比其他城市马拉松赛,“兰马”起步较晚,虽然在赛事设置上逐步完善,目前有全程、半程、10公里、5公里等比赛形式,但还是囿于借鉴其他城市的经验,相比较国内外著名城市马拉松赛,创新力度明显不足,对本地深厚的人文资源挖掘不够,在活动设置的合理性、趣味性以及组织管理等方面还有欠缺,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不高,特色亮点不多,赛事核心竞争力和吸引力还没有完全形成。

  3、宣传推介不广泛。黄河文化是“兰马”的核心元素,充分利用黄河文化是打造“兰马”品牌的重要途径之一。“兰马”举办以来,我市在赛事推广方面进行了很多有益尝试,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应,但是宣传形式不多、力度不够,对借助各类媒体平台的利用不够深入,在全国范围内宣传推介效果还不明显,赛事知晓率较低。

  4、市场运作不到位。目前国外大多数重大体育赛事都是市场化运作,北京国际马拉松赛是我国第一个市场化运作的马拉松赛事,组委会坚持市场导向,准确把握相关各方的利益需求和回报,取得了体育事业发展与经济效益双赢的良好效果。此外,厦门国际马拉松赛也通过市场化运作实现了盈利。“兰马”作为一项年轻的赛事,在市场化运作方面尚处在探索阶段,赛事的市场化运作程度不高,调动社会资金参与的积极性不够,应积极学习借鉴和大胆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

  5、产业带动有欠缺。大型体育赛事都有其衍生产品,如赛事吉祥物、赛事纪念品等,这些赛事衍生产品不仅能给赛事本身增加可观的经济效益,还可以起到赛事宣传的作用。“兰马”除了在比赛前给运动员免费发放赛事纪念T恤衫和盛衣包之外,在市场上几乎没有零售的纪念品和其他相关产品,衍生产品的开发远远落后于国内外著名马拉松赛事,对体育产业带动明显不足。

  四、提升兰州国际马拉松赛赛事水平的几点思考

  这几年,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兰马”已经成功举办了四届,积累了办赛经验,打造了赛事品牌,成为展示兰州形象的一张名片。当前,全国各个城市竞相举办高水平的马拉松赛事,对兰州既是一种冲击,更是一种鞭策,要想持续提升“兰马”的办赛水平,打造知名度高、影响力大的品牌赛事,必须从高处着眼、深处着手、关键处着力,努力使“兰马”越办越好、越办越精彩。在今后办赛过程中,总体上要把握这样几个原则:

  一是坚持建设城市、管理城市与营销城市相统一。一座城市的繁荣发展,既需要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也需要高效益经营,选准一个突破口,持续把“兰马”作为挖掘城市内涵、塑造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影响力的重要载体,扩大城市开放度和吸引力,形成建设、管理、营销城市的有机统一。

  二是坚持主办者、承办者与参与者相协同。这是“兰马”取得成功的最主要经验。充分发挥政府主办、体育部门承办和各方面广泛参与的作用,将有实力的企业、各类新闻媒体、专业运动员、马拉松爱好者和广大市民等有利于“兰马”的因素积极调动起来,形成上下一致、各方配合、协力办赛的格局。

  三是坚持专业体育、群众体育与体育产业相融合。进一步挖掘赛事的竞技、健身和产业功能,邀请国内外顶尖专业马拉松运动员和外地朋友、广大市民参与“兰马”比赛,衍生开发具有兰州特色、马拉松品牌的体育产品,拉长产业链条,走市场化经营的路子。

  四是坚持体育效应、社会效应与经济效应相兼顾。更加主动地把“兰马”融入城市发展之中,打造运动兰州、活力兰州、健康兰州,促进赛事与城市精神、城市建设、产业发展、开放开发的融合,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最大程度释放赛事活动的综合效应。

  五是坚持体育、文化与旅游相促进。依托“兰马”赛事的品牌效应,使体育更具文化韵味、与旅游融合更加紧密,吸引国内外朋友来兰州参加比赛、观光旅游,为兰州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增加人气和商气,带动住宿餐饮、商贸服务、购物娱乐、节庆会展等相关产业发展,形成新的竞争优势。

  具体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坚持不懈办下去。通过连续四年的成功举办,兰州国际马拉松赛在宣传和推介兰州、提升城市知名度、增强市民自豪感等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探索营销城市的一个成功案例,这项赛事所产生的综合效应正在逐步显现。从马拉松办赛的一般规律来看,“兰马”正处在品牌培植的关键期,我们一定要坚定信心,保持定力,持续把“兰马”办下去,特别要创新思路,不断丰富赛事内容,积极探索赛事举办的新路子,扩大赛事的影响力和吸引力,持续提升赛事水平,把这张“名片”擦得更亮。

  (二)不断丰富品牌内涵。兰州国际马拉松赛已经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色,就是将黄河文化与马拉松精神有效融合,打造了“环母亲河”奔跑的马拉松比赛,凸显了黄河文化的精神内涵。我们要深入地把兰州悠久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充分挖掘出来,积极融合到马拉松的精神当中,重点要做到:一是做足做深“黄河”的文章,既要在沿河赛道及景观建筑的设计和建设上下功夫,打造精品;又要在黄河文化的挖掘上用足力,把黄河文化与马拉松精神融合的更深、更紧密。二是有效利用多种地域文化,特别是借助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将丝路精神和文化融入到马拉松运动当中,使兰州国际马拉松赛的内涵更加丰富。三是通过马拉松赛这个平台,把兰州当前开放开发的活力与全市人民拼搏向上的精神集中展示出去,让外界更好的认识兰州、投资兰州,加快转型跨越发展的步伐。

  (三)走好市场化运作的路子。这几年,兰州国际马拉松赛的举办主要依靠政府来主导和推动。现在,很多城市的马拉松比赛都采用市场化的运作模式,企业和市场在其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对此,我们要积极学习和借鉴外地的先进经验,加快推动“兰马”走市场化运作的路子。一要积极调整思路,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原则,成立专门的马拉松协会或俱乐部,以及专业化的经营公司,让他们成为承办赛事的主体,推进赛事的市场化、产业化和专业化。二要加大市场开发力度,围绕兰州国际马拉松赛,制定出台相关优惠政策,支持和调动本地企业参与赛事,为企业提供宣传和展示平台,实现体育赛事与企业效益双赢。三要提升市场营销能力和水平,尤其要引进和培养一批专业的营销人才队伍,充分借助国内外各类媒体和企业,对城市和赛事进行多元化营销,放大赛事效益,提高城市影响力和知名度。

  (四)拓展赛事外延。从目前“兰马”举办的情况看,赛事还仅限于42.195公里的距离和2个多小时的速跑,活动时间较短、内容单一、趣味性不强,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尚未充分发挥出来。针对这种状况,我们要着力拓展马拉松赛事外延,可将一场赛事拓展为“马拉松博览周”,集中举办马拉松博览会、马拉松高峰论坛、体育产品营销会及其他群众性体育活动等,将赛事活动时间延长至一周左右。同时,不断丰富赛事活动内容,探索举办亲子马拉松赛、家庭马拉松赛、马拉松接力赛、拉拉队电视直播选拔赛等配套活动,增强活动的趣味性和群众参与性。在此基础上,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一年四季经常性开展篮球、乒乓球、自行车赛、广场舞等群众性文体活动,激发全民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努力使兰州成为有较大影响力的“运动之城”。

  (五)提高赛事保障水平。从当前国内外马拉松赛事的实践看,在赛事保障上有两个方面尤其要引起高度重视。一是安全保障,要正确认识兰州所处的地理环境和周边的安全形势,认真分析研判赛事举办期间可能出现的安全风险,着力消除不稳定因素,把安保措施落实到比赛、出行、住宿、饮食等各个环节,全力保证赛事活动的安全,坚决防止突发事件的发生。二是医疗卫生保障,要认真吸取广州、昆明等地马拉松比赛中发生猝死事件的教训,对参赛者普及科学健身知识,加大医疗救护专家队伍及救护车辆等设施设备的投入力度,针对性地提升医疗服务人员应对猝死、低血糖、中暑、骨折、抽筋、伤病员转运等情况的现场急救能力和水平,开辟应急救援绿色通道,确保在发生突发情况时能够迅速果断处理。同时,鼓励和引导青年志愿者积极参与服务活动,为参赛人员提供一对一引导服务工作,确保赛事活动安全顺畅进行。

  (六)注重赛事产品开发。树立体育产业延伸发展的理念,把产品开发作为“兰马”的重要组成部分, 充分挖掘和整合各种资源,提高创意开发的水平。一是加快马拉松吉祥物、纪念品、兰州马拉松赛标志、纪念邮票等相关赛事产品的设计与开发,形成纪念旅游产品,进行多渠道销售。二是推出“兰马”体育彩票,让人们在享受马拉松运动之余,收获购彩的快乐与喜悦。三是采取特许经营招商方式,由企业缴纳一定的特许经营费用后获取授权生产或销售带有“兰马”标志的各类产品,着力提高赛事资源开发收入的贡献率。四是通过举办画展、摄影展等活动,吸引摄影爱好者、画家等艺术家围绕“兰马”主题进行创作。

  (七)构建“环母亲河”景观体育。“兰马”环绕黄河奔跑,具有“独一无二”的黄河文化元素内涵,在此基础上构建“环母亲河”景观体育潜力巨大。一是依托山水城市格局,以黄河两岸生态运动带建设为重点,经常性开展体育健身活动,营造全民运动的浓厚氛围。二是充分利用“兰马”赛道贯穿兰州标志性路段和众多风景点,着力构建“环母亲河”景观体育长廊,布局建设一批体现马拉松文化的新景点,充分展示“黄河之都、金城兰州”的独特魅力。三是积极谋划在黄河沿线规划建设和改造一批特色体育街区、体育广场、多功能体育场馆,使兰州成为一座“运动之城”,以此争取更多的大型体育赛事在兰州举办。四是在南北两山合适区域规划建设大型滑雪场等体育设施,加强多种体育活动的协调运作,推动整个城市体育集群化发展。

  (八)启动赛事立法工作。目前,国际著名的六大马拉松赛事,都是通过地方法规的形式出台了相关管理细则,保障了赛事的高效、成功举办。为了推动“兰马”规范、高效的持续办下去,可考虑尽快启动赛事立法工作,制定地方性法规和配套政策,确定马拉松赛在城市发展中的地位,厘清政府、赛事组委会、赞助商和参赛个人之间的责、权、利关系,进一步明确赛事管理的组织机构以及职能,保障全民参与“兰马”赛事的合法权益,使“兰马”成为兰州人永远的节日。




【字体 【打印本稿】 【关闭窗口】【返回顶部】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